《Overstory》非常复杂和宏大的小说,重新整理一个小说故事是没有意义的(不如你再读一遍?)。所以只写了一些感想。
故事表现中最主要的冲突就是主人公保护森林与伐木工、伐木企业的冲突,其背后代表的是保护森林与(自以为的)人类发展的冲突。文中悉数了人类盲目、自大、利己等错误,例如砍伐古树、将森林换成速生林、否认树木是有交流能力的生命体、认为腐败的树木都是无用的等等。
“法律是人类意志的书面体现。如果人类有意愿,那么法律必须将地球上每一寸活着的土地都变成柏油路”
文中还经常出现的冲突对比是树木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长之长与人类所处的时间之短的冲突。过去大部分时间里,森林和树木教育引导了人类和所有动物(利用果实、香气等等),而现在人类觉得自己才是地球的中心,万物都需要对人类有用才能存在。
很难用简单的话概括,最大感受是人类需要放下利己与自大,去意识、感受、理解大自然,不要再以为人类是世界的中心。就像亚当最后的呈堂结词“很快我们就会知道,我们的做法到底是对是错”
另外有意思的一个点,书中写到亚当为了用自己的故事照亮了陌生人(即破除盲目,他毕生的心理学研究课题),奥利薇亚用故事吸引了其余几位追随的主人公。
“世界上最雄辩的辩论也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心意。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一个好故事”。
也正是因此,作者花了20万字来写了一个好故事而不是科学的雄辩,来让书本前的每一个人意识到身边被忽视的树和森林。